近日,记者从市消协获悉,2012年我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以及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54件,与2011年同期相比,整个投诉总量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286件上升到554件,属于计量、价格、安全性质的投诉比例有所上升。
汽车自燃成为热点难点
从投诉类别上分析,商品类投诉486件,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日用商品类投诉量居前。热点难点主要表现在:电子电器类商品“三包”期内拒绝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修理;维修时间随意性大,并常以各种不合理借口延期维修;“三包”期内两次维修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拒绝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类或同价值商品;售后零配件价格不公开透明,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交通工具类商品中汽车不明原因燃烧成为难点,目前对确定轿车不明原因燃烧的原因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消费者很难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汽车经销商往往依据生产厂家出具的“检测结论”,认定车辆燃烧与质量无关,不排除人为操作有误或故意造成,因此相关部门或检测鉴定机构的检测或鉴定结论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针对车辆不明原因燃烧能够做出检测或鉴定结论的部门或机构很少或不明确,给消费者在维权时造成实质性困难。
此外,目前市场所售金银饰品大多没有商品含量认证的书面说明,只能从商品本身获得极少量的商品信息,含量标识模糊不清、无书面认证成为投诉的重点。绝大部分金银饰品的价格标签所标注的价格不菲,但在实际购买时商家以“优惠”、“打折”为名吸引消费者购买,价格虚高的现象比较普遍;售后服务随意性大,目前金银饰品无明确“三包”规定,各生产厂家所制定的“三包”规定内容各不相同,而经销商则按行业惯例,对在“三包”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只承担更换或维修的义务。
服务类投诉68件,前五位为:生活和社会服务类、其他商品和服务、电信服务、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主要集中在摄影、商品维修、餐饮等方面,摄影投诉作为突出的热点问题,消费者主要反映经营者借促销优惠吸引消费者交纳定金后关门歇业,因无法找到店方负责人,定金不能退回;收取定金时未向消费者表明拍摄地点不在本地,消费者知情后要求退费却遭拒绝。商品维修投诉主要涉及汽车维修店维修技术差,更换的配件质量不过关,不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家电维修周期长,老型号产品配件短缺成为主因;“三包”期外维修价格水分大、服务差,更换的配件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维修不彻底还重复收费。消费者投诉在餐馆菜品吃出异物,经营者当众销毁,解决问题无诚意等问题。
质量问题仍居投诉首位
在受理的554件消费者投诉中,根据投诉性质划分:质量问题位居首位421件,占75.99%;计量问题26件,占4.69%;其他问题28件,占5.05%;售后服务问题24件,占4.33%;安全问题14件,占2.53%;价格问题15件,占2.71%;营销合同问题10件,占1.81%;虚假宣传7件,占1.26%;假冒问题9件,占1.62%。
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处理下,消费者的消费环境会更好。
信息来源:萍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