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分类信息 | 人才招聘 | 房屋信息 | 同城交友 | 生活服务 | 车辆信息 | 跳蚤市场 | 学习与培训 | 兼职招聘 资讯 | 注册 | 登陆 | 会员中心

全国
您的位置:♦ 老表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宜春:农业产业扩张加速

时间:2013-02-25 来源:老表网点击: 213次


    宜春从古至今农业都很发达,粮、猪和油等农产品产量始终处于全省领先位置,确保了粮食安全,为农产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就是农业资源慢慢的流失,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群众沟通了,听听市民的意见


    A 农户期盼:搭载信息化快车


   这几年,袁州区西村镇河北村村民周华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周华一家一直以种植蔬菜为生,搁在以前,这只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每年换茬的时候,种什么品种的菜,种多少,只能根据往年的经验来判断。到年底,蔬菜能不能有个好收成,能不能卖个好价钱,那得全靠自己的运气了。”


    2011年,河北村被列入我市首批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宜春市农村信息化电子平台系统是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让农民朋友通过固定电话、手机、宽带互联网,实时了解农业资讯、时事热点、农业政策和致富信息,咨询农业专家,安防警报互助,获得科普知识和技术服务,发布供求信息,在线配对交易等一个重要平台,是农民创业致富的重要帮手,助力于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发展。


有了这个平台后,什么型号的菜种最适合本地种植、什么菜品最好卖、如何防治病虫害等信息知识,周华只要打开电脑就能知晓。“寻找专家查资料,打开电脑都知道。科学技术真是宝,脱贫致富奔小康。”这道出了科技发展给周华带来的幸福与喜悦。有越来越多的农户期盼着通过搭载    农业信息化快车致富。


    如今,周华正准备约上同村几个种植蔬菜的村民,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在未来的几年乃至十年内形成蔬菜种植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周华憨厚地笑着说:“这些年宜春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劲头很足,我们也想借着东风乘势而上,如果能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那带动乡亲们都富起来就不是梦了。”


     B 数字见证:粮食生产全国领先


     截至2012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930.77万亩,比2008年增加26.16万亩;粮食单产430.15公斤/亩,与2008年的405.65公斤/亩比增长6.04%;粮食总产80.74亿斤,比2008年的73.39亿斤增加7.35亿斤。其中水稻面积830.02万亩,总产75.51亿斤,实现连续九年增产。2012年,我市首次荣获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2012年,全市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0.29万亩,总产21.6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0万亩,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个,面积8万亩。全年生猪出栏630万头、牛出栏26.5万头、家禽出笼4000万羽,肉类总产60万吨、禽蛋产量6.8万吨。渔业养殖水面72.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33.6万吨。


从2008年到2012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118家发展到22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由4家增至6家,省级龙头企业由44家增至6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19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58.6亿元。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8家,同比增长21.8%,总数达200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65家。


     2012年,全市共完成购机补贴资金11480万元,拉动农民自筹资金35687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53万千瓦。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个,比上年增加5个。全市水稻机耕面积达到87%、机插面积达17.6%、机收面积达到69.6%,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7%,创历史最好水平。


     虽然工业发展很重要,但是农业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只有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宜春市才会越来越好。

    信息来源:宜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