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科技设备越来越发达,可是这些设备器具都是我们人类做出来的,也会出现意外,也会坏掉,而有着很多人员在默默无闻的修理我们生边的设备器具,路灯就是其中之一。路灯是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走在有光的地方,我们会有安全感,也会杜绝很多意外。
在赣州中心城区两万余盏路灯,20多名路灯检修工,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巡检、悉心的养护,就是他们的工作。在他们的眼里,路灯就像是赣州这座城市的“眼睛”,他们的责任,就是让它更明亮。寒风细雨中,路上过往行人捂紧衣领,脚步匆忙。在赣州市站前大道路旁12米高空中,为方便高空操作,赣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管理所39岁的检修工李传祥,只能穿着薄棉裤,顶着寒风检修路灯。“前面的机动车道上有一盏路灯不亮。”当晚6时50分,在赣州市站前大道上,李传祥发现路边一盏路灯不亮。李传祥的工友老宋将抢修工程车停好后,迅速支起工程车脚架。李传祥戴好安全帽,穿上工作马甲,背起装有万能表、镇流器、灯管、扳手等装备的工具包,利索地踩着抢修工程车上的台阶,登上位于摇臂顶端的工作斗。此时的夜晚伴着寒风,在高处更是感觉寒风刺骨。作业斗稍微有些晃动,李传祥用螺丝刀把灯盖打开,细心地检修灯罩内的线路器材。李传祥一直忙活着,当发现是灯管的问题后,他拿着电笔将灯管迅速拧下来,再换上新的灯管。“线路接口也松动了,接触不良。”20分钟后,故障排除,“罢工”的路灯又发出明亮的光芒,李传祥在工具包里拿出毛巾,擦了擦灯盖上面的灰尘,便从高空作业斗上走下来。“为什么修灯时不戴上手套?”记者问李传祥。他说,维修路灯是带电作业,戴上手套后绝缘,测电笔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即便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他们换灯也是如此。
当晚9时30分,寒意阵阵,高空体验后带来的不适,让记者只得与李传祥及其工友说再见,而李传祥和工友们乘坐路灯抢修工程车缓缓地继续向前驶去,他们还要继续赶往下一个检修点。与他们一一握手的瞬间,他们冰冷的双手让记者心中一颤,然而,就是这一双双被寒冷冻冰的手,点亮了城市“眼睛”,温暖着严寒路上的一个个行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着这些人在默默无私的奉献,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生活的城市才更加美好。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会有着这些人的身影,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没有松懈,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为的是我们生活在赣州城市居民,让我们在生活中安心、放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本文章来自赣州晚报!